八月骄阳似火,地面蒸腾着灼热的气浪,却挡不住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健园社区各族居民追寻红色印记的脚步。近日,健园社区组织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苗族等8个少数民族的80多位居民代表,开展了“同仰航空英烈志,共筑健园红色情”主题活动,前往航空烈士陵园纪念馆缅怀英烈,走进影院观看抗战影片《东极岛》,在烈日与热泪中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陵园寄哀思:烈日下的鞠躬,跨越民族的敬意
中午13:00时,当金色的阳光洒满航空烈士陵园纪念馆的青石路,健园社区的各族居民已身着整洁衣物,回族居民冯荣府轻轻抚平上衣说:“今天要见的是守护国家的英雄,得要庄重些。”纪念广场上,各族居民共同向航空英烈纪念碑敬献花圈。党支部书记冯荣府与曹俊一同上前,小心翼翼地整理花圈,目光交汇时默契点头——这份对英烈的敬意,无需言语便能相通。默哀的3分钟里,只有蝉鸣与微风掠过松柏的声音,不少居民悄悄抹泪,蒙古族居民娜仁其其格更是泣不成声:“看到纪念碑上那么多年轻的名字,心里像被揪着一样疼。”吊唁结束,红色传承的身影在烈日下,成了最动人的风景。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缓缓步入展厅。玻璃展柜里,泛黄的飞行员日记、带着弹痕的飞行护目镜、锈迹斑斑的航空服,与缴获的武器,都无声诉说着那段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烽火岁月。

当听到徐焕升、佟彦博等英雄们驾驶飞机第一次飞过日本上空投放的是宣传反战传单,而不是炸弹时,回族老党员马爷爷突然停下脚步,他颤抖着伸出布满皱纹的手,轻轻触碰展柜玻璃,眼眶瞬间泛红:“我爷爷奶奶就是当年被日本飞机轰炸致死的,我们中国的军人才是正义之士啊。”马爷爷身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也看着入神,稚嫩的脸上满是肃穆。

银幕忆初心:《东极岛》里见赤诚,照耀民族斗志情
午后,带着陵园缅怀的沉重心情,居民们走进影院观看抗战影片《东极岛》。当银幕上出现东极岛渔民冒着日军炮火,用渔船解救英国盟军战俘的画面时,影院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抽泣声。回族居民王大姐紧紧握着身旁苗族居民李阿姨的手,两人的手心都沁出了汗。“这些渔民都是为了保护亲人、守护家园啊!” 王大姐低声说道,李阿姨用力点头,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衣襟上。影片中,主人翁在海上与日军周旋的情节,为营救更多盟军战俘而牺牲,让维吾尔族青年艾力深受触动。影院里不少居民也都红了眼眶。


影片结束,大家走出影院时,夕阳已染红天空,蒙古族居民布仁大叔望着天边的晚霞,感慨道:“今天既缅怀了天上的英雄,又看到了海上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就像这太阳一样,永远照着我们。以后社区再有红色传承活动,我一定带着全家来!”
此次活动,不仅让健园社区各族居民在烈日下感受了航空英烈的壮志豪情,在银幕前体会了军民同心的赤子之心,更让红色基因在民族交流中深深扎根。烈阳下的鞠躬、银幕前的热泪、离别时的约定,化作健园社区各族同胞共筑红色家园的坚定力量——这份跨越民族的红色情谊,将如松柏常青,如朝阳永续。(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