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湖北站在“支点建设”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武汉之“重”不断重塑,武昌区重任在肩,标准更高,按照全省全市“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提出广大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的使命要求。
即日起,大成武昌推出“榜样引领风帆劲,实干担当谱新篇”专栏,展示一批在全区经济发展主战场、社会治理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中涌现出的优秀干部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以此发出在“加快建成支点”中争当先锋、争做表率、走在前列的号召。

杨园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思诚
“武昌要打造数字经济先发地、全市数字经济产业标杆,杨园一定要走在前列”,这是高思诚在武汉数创大厦数字经济产业园成立时的坚定表态。在杨园街道工作五年来,他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在推动杨园转型升级、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和加速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锐意进取、实干担当、善作善成,街道党工委先后获得“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连续5年获评武昌区综合考核立功单位。
知重担重干实事,当好攻坚克难带头人

为辖区企业办实事,企业赠送锦旗
杨园街道地处武昌区北部,“辖区城市面貌落后、主导产业过于单一”是前些年发展不足最显著的特征。高思诚带领街道一班人认真分析辖区“铁、数、水、文、医”资源禀赋,紧紧抓住城市更新这个牛鼻子,推动杨园大踏步从老旧街区向新兴产业集聚区迈进。
“杨园设计产业片是市政府公布的全市首批32个重点城市更新单元之一,这是当前杨园发展的最大机遇。”高思诚没有丝毫犹豫和观望,带领专班高效推进土地整理工作,以片区更新为抓手全力突破关键节点,全力保障了以铁四院为龙头的设计产业发展空间提质扩容。武昌医院二期顺利运营、三期项目提前封顶,四美塘文化公园AI新质街区建设加速推进,理工大交通协同创新基地建成启用,新质生产力布局成形起势。
锐意创新出实招,当好基层治理多面手

接待困难群众来访
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产业急剧转型中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服务项目发展?多年的街道工作经历,高思诚探索了一套“一线收集社情民意,一线汇聚治理力量,一线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线工作法。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地铁施工项目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商户经营影响,他召集相关单位现场办公,协调优化交通线路十余次,成功打通多条出行通道,在保障市级重点项目的同时方便周边四个小区万余户居民交通出行和千余家商户生产经营。近三年服务23个重大项目建设,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硬支撑。
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同样是助企惠企的基础保障。高思诚重视街道治理枢纽功能的发挥,完善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分区,优化大厅人员配置,实现便民惠企服务、矛盾纠纷调处一站式解决,“杨小二”政务服务得到居民和企业高度肯定。为破解跨区域治理难题,他推动杨园街道与青山区钢都花园街道成立“杨钢党建联盟”,促进插花地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高效服务4个“插花”小区5000余户居民和商户。
精准服务求实效,当好企业发展勤务员

武昌区杨园街道招商共享中心、滨江数创走廊党员议事厅揭牌
“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高思诚牵头组建滨江数创走廊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综合党委,推动建立“楼宇点单、区委两新工委派单、区直部门接单”长效机制,解决集聚区楼宇企业和员工“招聘难”“住房难”“就餐难”等问题30余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综合党委的协调推进下,顺利完成了武昌区第一个无人机飞行场地的落地审批。
他坚持凝聚以服企助企为己任的共识,发动全街干部当好企业“零号员工”,帮助时代科创、浪潮云、理工船舶等30余家企业解决注册、选址和融资难题。组织开展银企会、恳谈会等活动20余场,以商招商、以企聚企,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链实现补链强链延链。目前,数字经济重要载体武汉数创大厦入驻企业达160余家,其中包括11家上市公司区域总部企业,成为武昌首栋税收过亿的数字经济楼宇,荣获第八届中国楼宇经济“2024十大活力产业园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