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创新浪潮的推动下,备受瞩目的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2025年世界大会于9月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相关负责人,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轮值主席莉娜·米兰达等为开幕式致辞。

盛会启幕 嘉宾云集共谋创新发展
继1995、2005、2015年之后,北京再次迎来了全球科技园区的顶级盛会。IASP世界大会第四次在北京举办,不仅是对北京科技创新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中关村作为全球创新高地的肯定。
此次大会以“追求卓越——创新集群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园区代表、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约800人共襄盛会,共同探索创新集群如何引领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随着象征IASP的激光人穿越时光奔跑向前,IASP2025年世界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倡议发布 凝聚全球创新共识
开幕式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现场发布IASP2025北京中关村《国际科技园区创新合作倡议》,提出建设“创新园区、绿色园区、智慧园区、人文园区、开放园区”,呼吁全球科技园区共同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这是IASP世界大会首次发出倡议,凝聚了国际科技园区广泛共识,提出了科技园区未来发展方向。
倡议提出,科技园区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园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治理效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美丽园区,成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高地;引领数字化新潮流,加快推进园区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广泛赋能企业创新成长,深度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系统提升园区数字化治理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宜居美好生活、营造宜业优良环境,厚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打造有温度、高成长的创新社区;积极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创新的交流合作平台,携手构建国际科技园区创新共同体,促进知识和技术全球流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引领带动全球经济发展,不断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面对全球性挑战,倡议凝聚了全球创新者的共识,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倡议内容,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
智慧碰撞 共议创新集群发展路径
大会期间,将围绕开放创新生态系统、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未来发展趋势、技术与产业等五大领域,举办4次全体会议和15场平行论坛。与会嘉宾将通过主旨演讲、分组讨论、案例研究等形式,就科技园区发展趋势、产业升级及创新协同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度研讨。
平行论坛上,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南非等27国的演讲嘉宾将从多元视角与专业领域,结合各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创新集群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与会者提供丰富的思路与启示。
大会设置展览区,多家科技园区与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展示在智慧园区、低碳技术、开放科学平台等方面的前沿创新成果与应用场景。
科技参访 感受北京创新生态魅力
会议期间精心策划7条科技参访路线,覆盖了中关村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东升科技园、生命科学园、首钢园等10个科技地标,充分展示中关村丰富的科技园区资源,系统呈现中关村特色产业园的前沿布局与产业优势。
科技参访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通过实地参观,不仅让国际嘉宾们零距离接触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深切感受北京科技创新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更拓展了中外科技园区的科技交流渠道,为后续深入合作与协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中外合作 共促项目落地生根
为促进中外园区间的交流合作,大会首次设立分会场(位于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通过“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模式,拓展物理交流空间,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首次设置“IASP地平线项目”,邀请国际科技园区内优秀科技企业来华与中关村企业精准对接洽谈,推动项目合作。会议期间,通过密集的交流与对接活动,中外园区还将达成一批合作项目,不断扩大北京科技园区的国际“朋友圈”,持续提升中关村的全球影响力。

开幕式上,一场融合激光秀与数字影像的启动仪式将气氛推向高潮,属于IASP2025年世界大会的精彩画卷徐徐展开。大会不仅是全球科技园区的“奥林匹克”盛会,见证全球科技园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懈探索,更是推动跨区域合作、共享创新理念的关键平台,对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