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主题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同期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生态建设领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发展绿色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方案。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借美丽中国实践论坛东风,启生态交易新篇。
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多路径探索与机制创新
论坛上,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成为核心议题。与会嘉宾指出,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的转化,需从产品开发、资源流转、技术融合三方面协同发力。在产品开发层面,特色农工产品、文化旅游服务、综合开发建设构成三大方向。以贵州天麻为例,通过仿野生种植技术提升品质,结合“药食同源”政策开发菌汤包、软糖等即食产品,既保留药用价值,又拓展消费场景。雷山县“天麻+文旅”模式便是典型,通过打造天麻药膳体验店、沉浸式旅游项目,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收入,实现“一产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技术融合则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新动能,电商直播、数字化营销等手段降低市场成本,大数据、云平台搭建信息中介平台,促进生态产品精准对接需求。例如,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通过线上平台整合供需信息,推动辣椒、土豆等农产品及生态产品高效流通,为产业户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服务。
平台赋能,生态交易枢纽的构建与实践
作为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平台,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通过创新交易机制,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交易中心经贵州省商务厅批准设立,专注于生态产品流通,致力于开辟生态产品进入市场的新路径。其核心优势在于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完整体系。通过与生态资源上下游、银行、保险及相关政府部门合作,交易中心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可交易的生态产品,解决流动性问题。此外,交易中心还承担着盘活贵州万亿生态资产的重任。按照“两山”理论、“两碳”目标要求,交易中心先行先试,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其目标是在未来3年内发展成为交易规模达万亿元的生态交易平台,助力我国农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未来,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将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避免“唯经济论”或“唯生态论”的片面倾向。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态产品供给结构,培育市场主体,扩大消费市场,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贵州方案,书写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