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北京美和眼科、北京未来儿童医院于刚院长(右一)和张丰院长(左一)
八年来,“于刚张丰”这一师徒组合成功“闯”入千家万户,为千万眼病患儿种下希望之光,赢得了数以万计父母的认可与敬爱,也成为家长们无比信赖的知心朋友。
北京美和眼科也因“于刚张丰”及其医疗团队的医德医术而广受赞誉。
美和医疗以“精细化手术+精准医疗服务+全周期随访管理”为核心,成为全球儿童疑难眼病(尤其是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后巩膜加固术、上睑下垂修复、眼球震颤术等)的业内标杆。
多年来,美和眼科不仅达到了儿童疑难眼病“量”的积累,还实现了高难度手术“质”的飞跃。美和眼科团队孜孜以求,推动了儿童眼病诊疗标准化进程,并通过医疗技术的普惠,降低了患儿治疗的门槛。
至今,美和成功完成了超万例儿童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手术。在儿童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下颌瞬目综合征、病理性高度近视、眼球震颤、复杂斜视、上睑下垂手术失败修复等儿童疑难眼病领域深得患者信赖与赞誉。
今天,我们近距离走进美和眼科,看看于刚院长和张丰院长30年薪火相传的“师徒情”。

图片 北京美和眼科、北京未来儿童医院于刚院长
于刚教授,国内知名儿童眼科专家,原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奠基人,现任北京美和眼科、北京未来儿童医院总院长。
记者:“创建美和眼科是您的‘第三次创业’。能谈谈创业征途上哪些同路人让您印象深刻吗?”
于刚院长:“正如你所问的,在我漫长的45年的从医之路上,哪些创业伙伴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呢?太多了!跟着我创业的同事们、互帮互助的合作伙伴们、要好的同学朋友们,甚至是同行的竞争对手们……数不胜数。与他们的相识、共事、甚至是别离,都令我没齿难忘……”
茫茫人海犹如密布的星群,能相逢相伴,就是莫大的缘分。在这漫天星辰中,有一颗眼科的“恒星”,默默陪伴着于刚院长走过了近30个春秋。这颗闪亮的“恒星”也是一名优秀的眼科专家,他就是当年的张丰医生,如今的北京美和眼科、北京未来儿童医院的张丰院长。
眼科的“好苗子”,响鼓也需重锤敲
记者:“能谈谈您和张丰医生是怎么认识的,怎么在一起这么多年吗?”
于刚院长:“刚认识张丰医生的时候,我40不惑,是河北省最年轻的医院院长,踌躇满志,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干劲儿。张丰医生20出头,莘莘学子,意气风发。那时候,张丰医生正在医学院攻读医学专业,他的稳重与敦敏,让我十分欣赏。于是,他还没大学毕业时,就被我‘点招’了,与一所国内知名的,当时河北省重点眼科医院签约了。”
严师出高徒,张丰医生刚一加入眼科行业,就被于刚教授带着“转战”晋、冀、蒙三省。在输出先进的眼科技术的同时,也为那里求医无门的贫困百姓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去了无限的温暖。
“1996年,我们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展了第一家‘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新项目,那个年代,国内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项目的三甲医院寥寥无几。第一例和第二例激光近视眼手术,就是张丰医生做的。
“1995年,我们在河北、内蒙、保定、大同、山西五个城市同时开展了‘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新项目,同年在这五个城市成立了5个白内障手术治疗中心,有一次在唐山医院,我们为当地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最多一天,我们为78位老人成功做了白内障手术,那个年代,做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要给患者眼睛上打球后麻醉,张丰和医生最多一天和他的医生伙伴竟然打了78个眼睛的球后麻醉。
“1997年,我们在山西、河北同时开展了‘玻璃体切割新项目治疗疑难眼底疾病’的新项目。要知道,那时候上海、北京、广州,能够做这个手术的医院凤毛麟角。90年代初,我们在河北省张家口眼科医院国内第一个开展了肉毒素注射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新项目,我们也是国内第一批开展肉毒素治疗儿童斜视的医院。那时没有冷链运输项目,我们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兰州生物制剂研究所,拿着装有冰块的冰壶去购买肉毒素……”于院长回忆说。
记者:您能具体谈谈第一次创业的难忘经历吗?当时有张丰院长的参与吗?
于刚院长:“有的。我的第一次创业,张丰院长陪我跑遍了山西、内蒙、河北等近70个市、旗、县。我们最远的医疗点,甚至到达了内蒙古的遥远地界,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乌拉盖、多伦等地,我们的眼科医疗队都去了无数次,当时,我们把我们举办的医疗活动称为‘眼科医疗大篷车’。当地医疗条件特别简陋,我们有一些外眼手术都是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完成的。”
记者:2004年,您响应北京市人事局重点人才引进政策,毅然离开了体制内的“舒适圈”来到北京,您当时怎么想的,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魄力呢?
于刚院长:“当时,北京儿童医院已经有70年的建院历史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儿童医院,中国仅有的三位著名的儿科院士——诸福堂、胡亚美、张金哲都在这里任职。北京儿童医院可以说是专家云集、人才济济,令我十分向往。
“那时,我恰巧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李仲智院长的邀请,我没有犹豫,辞掉了张家口市眼科医院院长,辞掉了河北省政协常委,辞掉了张家口市政协副主席,以及张家口市九三学社主委的职务,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担任眼科主任,参与筹备、创建北京儿童医院眼科的工作。
“可谁曾想,当时,这么著名的北京儿童医院,竟然没有眼科。没有眼科病房、没有眼科医生、没有眼科设备、没有眼科手术,更没有眼科病人,当时的儿童医院眼科可谓是‘五无科室’,眼科仅有三位医生。仅是五官科下属的一个组。”
记者:“您后悔了吧,想过再回张家口吗?”
于刚院长:“说实话,不甘心。我去北京之前,特地从网上查了有关北京儿童医院的各种资料。我想,在这么有名的儿童医院发展,未来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当时的我,心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情和憧憬。但真的来到医院,看到眼科的现状后,我的心凉了一大截,傻眼了!要如何发展儿童眼科呢?在摸索和思考了很久很久后,我决定——不能退缩,利用互联网去发展眼科!这种不服输的性格,让我习惯性地凡事都要去试一下,去拼一下。”

图片 当年北京儿童医院“前眼科”狭小的办公室

图片 当年北京儿童医院“前眼科”拥挤的生活环境
亦师亦友 ,三次创业的陪伴
记者:“当时可以说是从零开始,难度极大,可您还说要打造一艘中国儿童眼科的“航空母舰巨无霸”,当时的信心从何而来呢?”
于刚院长:“当时同事们都觉得我太不现实了。其实我心里也一点底儿都没有,我要利用互联网打造‘线上的儿童医院眼科’同时打造一所‘线下的儿童医院眼科’。
“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张丰医生,在我们第一次创业的过程中,张丰医生可谓是一个睿智的且思维超前的‘互联网达人’。我们师徒二人就此开始筹划这项‘眼科希望工程’了。经过两个月的缜密思考与研究,我们的思路逐渐清晰,我们俩人郑重立下了flag——我负责打造线下的北京儿童医院实体眼科,张丰医生负责打造线上的北京儿童医院虚拟眼科。”
自此,张丰医生就开始投入到北京儿童医院眼科网站的设计,域名的登记,服务器购买,论坛研发,线上患者的咨询、回帖,门诊及手术预约等各项繁琐的工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破了重重困难,北京儿童医院的首个眼科独立网站——“宝宝眼”建成了,域名为www.baobaoeye.com.cn(当年的网站域名)。
2004年,中国的医疗互联网还仅仅是襁褓期的一名“幼婴”。在那个网络刚刚兴起的年代,互联网的概念还没有广泛播撒于人们的心间。然而,北京儿童医院眼科网站已“横空出世”,这无疑是我国互联网医疗的精彩“首秀”,一次突破性的“壮举”!

图片 “于刚大夫的个人网站”截图
记者:“当时在创建网站的时候,您和张院长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呢?能谈谈感受吗?”
于刚院长:“感受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要知道,互联网离不开网站的建设。但我们的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当时,儿童医院的奖金非常少,我们眼科每月每人奖金按‘百元’计算,一年下来,几个人全算上,总共才几千块。但要做成一个像模像样的网站,一年仅是域名费、服务器费,所有的花销加起来大概5万到6万左右。可以说2004年,要想建成一个网站,真是需要一笔‘巨款’!
“我痛定思痛,心一横,不能放弃,再苦也得做下去!于是,很多的域名费用都是我自己垫付的,年审费,服务器也是我们自己掏腰包买的,还有一些上网用的必需品,像笔记本电脑,等等,都是我们自费购买的……回首当年,真不容易!”
绿皮火车上的网络工程师——儿童医院眼科张大夫
记者:“据说这个‘传奇’的网站背后,隐藏着一段段您和张丰院长感人的故事。能讲讲那些让您忘不了的往事吗?”
于刚院长:“太多了。你说得对,这个网站的创建者是当年的张丰医生,就是如今北京美和眼科的张丰院长。张丰院长不仅会写网站的源代码,写得还特别好。网站是他设计的,论坛也是他自己搭建的。2004年,一个医院眼科能有一个独立网站是很稀罕的事情,更何况网站又是眼科医生亲自创建的。况且,我们眼科的网站还是全中国第一个三甲医院科室的独立网站,是一个拥有独立域名的网站,这应该算是国内首创,也算是一段我们两位眼科医生互联网创业的传奇故事。
“我常夸赞说,‘张丰医生是眼科医生里互联网做得最好的,是互联网行业里眼科医生做得最好的!双赢!’当时,张丰院长还在外地,每个礼拜五,他都要坐五六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北京。我下班后,就去找他,每周六、周日我和张院长一起做网站,研究、改进、创新。周末我们就是这么忙的,很少休息。周日晚上,张丰院长再坐着绿皮火车返程,因为第二天他还要上班,他很能吃苦。我们就这么坚持着、坚持着,两年多的时间一晃而过。”
于刚院长回忆说,那段忙碌的日子终身难忘。每当周日晚间看着张丰院长离别时踏上永定门火车站绿皮火车疲惫的身影,他的感动之情都会像泉涌般溢满心头。
“张丰院长不仅维护网络安全,还兼职帮我们北京儿童医院回复各种儿童眼病的寻医问药的帖子,那时候我们网上各种奇怪的复杂的疑难的眼病帖子非常多非常多。网友们都很信赖他,称他‘眼科张大夫’。那时候,很多病人都会到儿童医院科室去找寻这位‘眼科张大夫’,当然,我们还有个‘眼科刘大夫’,是我的一位护士长兼职回帖。因为20年前的北京儿童医院还没有一个眼科医生会上网回帖,上网答疑。所以,患者找‘张大夫’‘刘大夫’看病,肯定是找不着人的,神龙见首不见尾……”于刚院长打趣道。
此后,于刚院长和张丰院长还一同研发了儿童泪道手术的新器械泪道插管系统、儿童单眼高度近视的PRK激光治疗、儿童上睑下垂E—ptfe新材料技术的引进、视网膜母细胞瘤化学减容技术、圆锥角膜角膜环植入技术、圆锥角膜交联技术。……当时,这些在国内非常超前的儿童眼科新技术的前期准备,也为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后期的腾飞,做好了充足的储备。

图片 2005年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专家医患交流论坛
网站效应“不得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于刚院长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访谈结束后,导演说:“上次在您讲座后,很多患者提出了问题,我们这边没有专业人员去回复,您有什么联系方式吗?”于是,于刚院长就留下了宝宝眼网站的联系方式。
记者:“当时您留下了联系方式,能想到论坛的影响力如此强大吗?”
于刚院长:“那肯定没想到啊。我当天从电视台回来后,凌晨一点多,当时的北京儿童医院眼科护士长全晓杰打来了电话说,‘于主任,于主任,您赶快上网看看吧,不得了了!’我赶紧打开了宝宝眼网站的眼科[寻医问药]论坛,不禁惊呆了!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做完直播后,网站当天上线的患者数破万人,论坛里真是热闹非凡。护士长第二天早上告诉我,她数了一下,当天上传孩子照片和文字病历的家长,竟然超过了1.2万人。
“当时我们眼科只有三位医生,连打字都不会,于是,我又联系张丰院长,我们师徒两人加上护士长三个人,每天在互联网上回复患者的各个问题,他们经常熬到半夜两三点还在线上回帖,我们整整用了五个月的时间,才把网上所有的问题回复完毕。”

图片 当年北京儿童医院眼科病房奠基仪式(居中:李仲智院长,左一:于刚教授)

图片 当年北京儿童医院眼科病房奠基仪式

图片 眼科病房奠基仪式上上岗20天的护士团队的留影
提及爱徒 赞不绝口
于刚院长不无骄傲地说,五年后,他把原来只有5个人的眼科发展到了100多人;年门诊量由8000人增加到了22万人;眼科的正、副医师共18名;每年的手术量超到了4000例;眼科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SCI论文近60余篇。
张丰医生也把北京儿童院的眼科网站访问量做到了近150万人。当时网站的访问量、活跃度、视频图片、回复患者帖子的数量、眼科科普文章等,在国内眼科互联网医疗领域均名列前茅。
当时,“好大夫在线”平台的两位创始人王航、胡少宇先生去北京儿童医院邀请于刚教授在“好大夫在线”做线上问诊时,“好大夫在线”平台的访问量也仅仅10万人。

图片:几年后,北京儿童医院小儿眼科崭新的病房

图片 几年后,北京儿童医院小儿眼科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2016年的医生集团论坛的盛会上,于刚教授说:“张丰医生是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崛起和腾飞的见证着,是我在北京儿童院第二次创业的陪伴者,更是北京儿童医院眼科由无到有,发展壮大的‘无冕之王’!”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师徒俩约定的第二次北京创业的flag完成了。

图片 网站成果展示:光荣的成绩单
创立医生集团,“于刚张丰”并肩的开始
时光流逝,兜兜转转,于刚教授与张丰医生真正走到一起并肩作战,还是要从于刚教授退休后离开三甲医院,决定创立北京美和眼科说起。

记者:“2017年您60岁了,到了退休的年龄,怎么还想要重新创业呢?是什么让您又一次打破了常规思维下定了创业的决心?”
于刚院长:“快退休的时候,国内很多知名医院向我抛来了橄榄枝,诚邀我的加入,其中也不乏国内几所知名的上市眼科医疗‘巨头’。当时,我也完全可以继续留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国际部’做医疗管理,因为那里的医生几乎都是我的学生,可以说是我的‘主场’,工作应该会非常得心应手。但我还是选择了放弃。我想重新创业,是因为张丰院长的极力支持,我相信他。当时,张院长已经来北京发展创业了。他找到我说:‘想做一个不一样的儿童眼科。想把国内儿童眼科事业做好、做大,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到北京专家的优质手术,享受到优质的儿童眼科专业服务’,他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那天,我们在东单公园里散步,聊计划、谈未来、谈项目、谈发展。张院长说,国内儿童眼科,既无赛道又无赛车,他说还是想尝试一下儿童眼科的新的创业,我说,拉弓没有回头箭,咱们一旦选择,就是义无反顾了!”

图片 于刚院长(右一)与张丰院长(左一)在医生集团大会的合影
美和眼科,梦想开始的地方
接下来,于刚院长与张丰院长开始筹备创建美和眼科连锁机构。选择大于努力。他们在儿童眼病的治疗项目筛选上下足了功夫。

记者:“在筹备的过程中,您和张丰院长面对业务的发展有什么探讨吗?想听听您在小儿眼科病种上的判断和选择。”
于刚院长:“你这个问题正是我想说的,因为病种的选择很关键。我们到底是把儿童眼科全部的病种都涉及了呢?还是挑别人不愿意做的领域,比如挑那些别人做不了的,别人觉得做起来很困难的眼科项目发展呢?最后,我们考虑了两个多月,还是决定放弃我们最擅长的项目,选择别人不愿意做,不善做的领域突破。哪些是我们最擅长的领域呢?比如儿童白内障、儿童斜视、儿童泪道手术我们就放弃了,我们最终选择了小儿眼科的疑难病这个领域。比如儿童上睑下垂手术,这个手术国内做的医生非常少,而且做得效果也非常差;小睑裂综合征国内做的医生就更少了;眼球震颤手术也是很少医生做,这些疑难眼病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复杂,当然还有儿童病理性高度近视牛心包材料后巩膜加固手术等特殊项目,以及儿童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手术失败修复。这些都是我们准备攻克的小儿眼科疑难眼病的范畴。”
“迎难而上,结盟同行”的决心,让两颗沉甸甸的创业之心碰撞在一起,燃起的熊熊烈焰,将国内儿童眼科的心赛道瞬间点亮。
创业至今,于刚院长和张丰院长带领着美和眼科的专家团队,以其创新的技术、温暖的服务、互联网医疗的崭新理念,赢得了无数家长的好评,良好的口碑名扬海内外。
很多曾经在美和眼科做完小睑裂综合征、上睑下垂手术的患儿妈妈普遍反馈:美和眼科的专家做完手术后,孩子的眼型都很自然,外观很漂亮,并发症极少。

图片 美和眼科医疗团队
记者:“我们国家从事儿童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手术的医生和医院多吗?您如何面对同行之间的激励竞争呢?”
于刚院长:“其实,咱们国家从事儿童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手术的医生和医院非常少。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背景下,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家长往往难以获取眼科手术的最新资讯和治疗方案。张丰院长的优势在此情境中就尤为凸显了。”

经过近两年的潜心钻研,张丰院长与众多的AI专家携手研发出拥有眼科医生自主知识产权的“上睑下垂AI远程评估系统”。此系统上线一年多以来,已为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德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患者,完成了近8000人次的线上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智能评估,真正实现了张丰院长在第三次创业时向家长许下的“足不出户看眼病” 的承诺。
美和眼科汇聚了出色的诊疗方案、创新的医疗技术、先进的服务理念、无微不至的贴心关怀与独特的人文精神等珍贵元素,为患儿构筑起一个温馨的家园。
蓄势未来 薪火相传
人才是国家、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美和眼科在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上始终不懈怠——优化人才成长生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人才的培养从未放松。

图片 美和眼科医护团队
记者:“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医护团队的选拔和培养,美和眼科有什么好的经验吗,请您分享一下。”
于刚院长:“美和眼科有三个非常好的人才培养计划——蓓蕾计划、雏鹰计划、雄鹰计划。蓓蕾计划是为一些实习的医生或者刚迈进眼科领域的医生设定的;雏鹰计划比较适合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医生;雄鹰计划对一些高层次的眼科管理者设立的,民营眼科更需要传承。
“如果这个医生是一个好苗子,他愿意发展,经过考核,我们会把他纳入雏鹰计划。因为年轻医生要‘规培’,‘规培’的三年时间,医生是不在医院的,蓓蕾计划里年轻的医生在规培期间的生活费以及学习补助,都由美和医疗缴纳。三年后,这些医生如果能回到医院工作,那我们会继续开展后续雏鹰计划、雄鹰计划继续培养。”
于刚院长表示,民营眼科的传承非常重要,与公立医院不太一样,公立医院有很好的平台、师资力量、薪酬回报、学习资源等,因此,民营眼科一定要把人才培养计划做好、做实、做细,只有这样,医院才能不断进步,持续发展,才不会出现人才的流失,半途而废。
北京美和眼科如今已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梯队,人才建设从未停止,人才培养从未间断。
上睑下垂修复技术的创新与精准重塑
如今,美和眼科已经取得了多方面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美和眼科团队依然紧抓专业眼科视角下的技术突破与临床实践,凭借着系统化的技术革新与个性化的治疗理念,成为国内儿童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治疗的标杆机构。
于刚院长表示,在儿童疑难眼病诊疗领域,上睑下垂修复手术由于涉及到视功能保护、解剖重建及长期预后管理,一直是眼科手术的难点之一。谈及美和眼科在修复手术上的优势,于刚院长总结如下,我们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技术革新:TCP 微切口与双e-PTFE悬吊术,改写了传统手术的局限。TCP改良小切口技术的突破,源于对儿童眼部解剖结构的深度解析。传统额肌悬吊术需在眉上作三个 0.5-1cm切口,术后30%的患儿会出现眉部凹陷性瘢痕,15% 患儿存在切口感染风险。
美和眼科首创的“皮肤标志引导额肌隧道连续推进技术(TCP技术)”,可以通过睑缘皮肤自然褶皱作为唯一手术入口,借助3D打印导航模板精准定位额肌附着点,实现悬吊材料的“无创式”植入。
临床数据显示,此项技术使手术时间从传统术式的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组织损伤面积减少80%,术后回落风险从20%降至1%,95%以上患儿术后6个月瘢痕隐于睫毛根部,家长对外观满意度达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