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连中升一汽丰田4S店的展厅,目光总会被一位笑容满面的销售经理所吸引——她就是吕静。作为中升集团内部独一无二、从销售前台起步一路拼搏至退休又被返聘的一线销售骨干,在她长达21年的职业生涯里,个人累计售出新车超过4300台。今年正好成为她的退休之年,但她却依然保持着“销冠”的业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销售行业,吕静的职业生涯不仅展现了何为真正的热爱与坚守,而且她的成功经验,也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注重销售知识积累,树立专业形象
2004年,吕静刚进入汽车销售行业时,从最基础的销售前台岗位做起。这个岗位看似简单,实则事务繁杂,不仅需要热情接待每一位到店客户,引导他们看车、安排接待人员,还要负责展厅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排班、车辆清洁以及员工考勤等事务。据她回忆,当销售顾问忙碌或轮休时,她会主动承担起交车、签订单等辅助性销售工作,积极融入每一个销售流程。在工作之余,她始终坚持学习品牌知识和产品信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这种持续积累也为她日后成长为销售经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2006年担任门店销售经理以来,吕静将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更新视为自身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她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扎实的销售知识储备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为此,她对丰田汽车的产品知识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学习,积极参与厂家组织的各类培训,及时掌握最新的销售政策,并能在第一时间对产品和政策进行准确解读。她熟记每一款车型在外观设计、内饰配置、动力性能以及安全系统等方面的核心特点,除此之外,她还深入研究店内金融产品的组合策略,能够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信用等级及购车预算,精准推荐适合的金融方案,如低首付弹性付款、零利率贷款计划或阶梯式尾款支付等多样化选择。通过提供专业且个性化的汽车金融服务建议,她有效提升了客户的购车满意度。这些看似基础的工作内容,实则是她与其他销售人员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

在销售过程中,吕静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并将专业知识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面对关注性价比的客户,她会重点讲解丰田车型“皮实耐用”“后期维保成本低”等优势,对各项技术参数如数家珍;而对于注重驾乘舒适性的客户,她则会突出车辆座椅设计、空间布局等方面的产品特点,对相关配置细节了如指掌。
即使到了今天,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习惯早已融入她的日常。身处新媒体时代,吕静也积极拥抱变化,主动学习新媒体相关知识。她不仅定期与门店的新媒体专员交流心得,还尝试将短视频内容融入到日常销售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她结合客户常见的购车疑问和用车痛点,制作出一系列实用性强、易于理解的汽车类短视频内容,使专业销售能力转化为激发客户购买意愿的有效工具;针对新手司机对车辆磨合期注意事项的困惑,她专门制作了详细的讲解视频;对于车辆实用性功能的使用问题,她会单独拍摄相关内容并直接发送给客户,帮助其快速解决用车难题;为了便于客户理解不同车型的配置差异,她还会以直观对比的方式拍摄内饰、外观等方面的演示视频,并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客户一看便知。优秀的销售人员,其专业能力必须通过一次次与客户的实际接触场景不断释放,才能真正打动客户,而吕静正是这样一位始终践行这一理念的典范。
深化客户关系,建立长期信任
销售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与客户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过程。作为门店的“销冠”,多年来,吕静已与上万名客户建立起好友般的联系。在长期实践中,她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客户跟进策略。从初次接触到邀约试驾,从新车交付到售后回访,再到日常客户关系的维护,她始终重视每一个环节,从未有丝毫疏漏。

多年的销售实践,不仅让吕静深刻认同客户关系需要长期维护的理念,也促使她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客户管理方法——客户管理表。她会根据客户的交车日期进行详细记录,并结合其用车情况定期跟进,包括每次沟通的重点内容和待办事项,都会分类清晰地登记在案。
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不轻易打扰客户”的原则,避免无效沟通,珍视每一次与客户接触的机会,力求传递实际价值。特别是在客户用车遇到问题的关键时刻,她总能第一时间出现,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曾有一位客户在行驶中发生剐蹭需要出险,而当天又正要出差,急需赶往机场。吕静得知情况后,迅速协调同事帮忙取车送修,并安排门店的代步车辆将客户直接送往机场。等客户出差返回大连时,她已将修好的车亲自交还到客户手中。这次细致入微的服务不仅及时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客户由衷的信任。
除了定期的电话跟进,吕静还会通过多种方式与客户保持联系,以维系良好的客户关系。例如,在节假日或客户生日时,她会主动发送祝福信息,或是寄送一些贴心的小礼品,借此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她也会定期邀请客户参加各类车主活动,如短途自驾游、新车品鉴会等,为客户打造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在这些活动中,客户不仅能第一时间了解品牌最新的产品动态,也能进一步增强对门店及吕静本人的信任感,逐步建立起稳固的长期关系。当然,并非每一位客户都容易沟通,吕静也遇到过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她回忆起多年前接待的一位中年客户,整整一年的时间,她始终耐心跟进。从产品优势讲解到购车政策解读,对于客户的每一个疑问,她都认真细致地解答。每当客户关注车型有新的优惠政策出台,她都会第一时间整理信息并反馈给客户。即便在同城多家4S店之间的“隐性竞争”中,这位客户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吕静。

她向“易车志”分享道,经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她总结并独创了一套“4321”销售管理法则。具体来说,就是将40%的时间用于跟进高意向客户,30%的时间用于学习和掌握新产品知识,20%的时间用于维护和深化老客户关系,剩下的10%则用于销售工作的复盘与总结。从过往经验中汲取教训、提炼方法。如此循环往复,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向外拓展、持续成长进步。
“望闻问切”,她如何读懂客户的真实需求
凭借21年的从业经验,吕静深知“读懂”客户需求在整个销售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每一位客户的情况和需求各不相同,只有真正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才能为其提供契合心意的服务体验。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她始终保持专注,认真倾听客户的每一句话,同时留意对方的微表情变化,细致揣摩其当下的购车心理,从而精准捕捉到客户的核心需求。
每次与客户沟通时,吕静都会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打开客户心门”。首先,她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客户表达自身的用车场景,例如“您平时用车场景主要是什么?”,让客户描述出日常通勤、家庭出行、商务接待等用车场景;其次,针对客户描述的场景用车需求,进一步追问用车细节,如“您对油耗、空间、安全性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吗?”,挖掘客户潜在的痛点;最后,通过深层次的问题洞察客户用车的情感诉求,像“您希望这辆车能给您带来怎样的用车体验?”“您此次购车预算大概是多少?”等问题,准确判断客户的购车意向和决策动机。

曾有一位年轻客户在看车时表现得格外谨慎,对价格和配置提出了许多疑问。吕静在与客户的深入交流中敏锐察觉到,这位客户虽然购车预算有限,但更希望买到一辆性价比高、实用性较强的车型。于是她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推荐了卡罗拉,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详细讲解了这款车在用户口碑、安全配置以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与此同时,她还根据客户的预算,推荐了一套能够有效缓解购车压力的汽车金融方案,最终客户在充分信任和认可的基础上签下了订单。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用专业能力精准拆解需求,并通过营造轻松、真诚的沟通氛围,让客户在舒适环境中了解产品、建立信任——这正是吕静多年来在销售一线不断打磨出的核心营销经验。
如今,汽车市场已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行业整体进入更为激烈的竞争阶段,销售工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客户的购车方式日趋多样、需求日益复杂,但吕静始终以平和而坚定的心态看待市场的每一次变化。在谈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时,吕静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她的职业态度——她将自己比作一辆丰田车,“永远开不坏,永远充满激情”。2024年,她以全年销售246台新车的优异成绩,再次蝉联门店“销冠”称号, 用实际行动证明,“专业+真诚”才是汽车销售这场马拉松赛跑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