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他曾是银行体系内的个贷“销冠”,却因“心太软”无法在传统贷款中介行业立足;他深谙借贷用户痛点与行业积弊,最终选择以科技为武器,创立“码上e客”,致力打破传统贷款信息壁垒,拒绝套路收费、高收费、隐形收费等乱象。推动助贷服务行业规范、透明、健康发展,让助贷回归「助」的本质。他就是码上e客创始人兼CEO吴鹏贵。

1988年11月18日,吴鹏贵出生于河南一个普通家庭。作为“最苦涩的80后”一员,他通过努力成为家中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2008年,他考入洛阳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后又转战北京语言大学金融系,学习金融相关知识,理工科背景为他日后用科技改造传统金融埋下了伏笔。
大学毕业后,吴鹏贵踏上了“北漂”之路。与许多追梦者一样,他经历过生活的淬炼:住过合租公寓,也曾短暂露宿街头,蜗居在地下室负二层更是那个年代北漂的“特色”记忆。他坦言,“吃顿呷哺呷哺曾是奢侈享受”,精打细算使用银行优惠券是改善生活的常态。这些底层经历,让他对普通人的经济需求和困境有了切肤的理解。
银行十余年:从信用卡专员到“销冠”的淬炼
吴鹏贵的职业生涯始于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凭借对数据的敏锐洞察和“独有的天赋”,他在信用卡业务上崭露头角,业绩突出。随后,他转战招商银行“车购易”汽车分期业务。一次机遇,将他带到了江苏银行北京分行,专注于个人贷款领域。在这里,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连续两年蝉联全行个人贷款销售冠军,且所有客户均为自营开发。为了开拓业务,他曾每日骑电动车往返50公里、耗时两小时穿梭于北京城,陌拜企业、洽谈项目合作。这段扎根银行信贷一线十余年的经历,让他累计服务了上万名用户,也让他深刻洞察到用户在贷款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扰、信息不对称以及饱受诟病的服务乱象。

创业萌芽与中介之殇:坚守底线的代价
创业的种子其实早已在吴鹏贵心中萌芽。大学勤工俭学经营数码店时,他思考过快递送货上门服务;在招行办卡时,因寻找优惠的痛点,构想过优惠信息聚合平台;骑电动车跑业务时,又萌生过电动车租换的想法。然而,真正促使他走上创业之路的,却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挫折。
离开银行体系后,吴鹏贵曾尝试传统助贷业务。然而,从银行带出来的职业道德底线和对客户的同理心让他难以适应传统中介行业的某些操作模式。他拒绝非正当手段,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择主动转型。“坚守原则保持初心和良心。助贷不是空手套白狼,更重要的责任和价值”吴鹏贵坚定地表示,“因为我内心已经明确:要做自己,做应该做、做有意义的事业。”他总结道:“企业前期靠机遇(时势造英雄),中期靠产品(需求决定市场),后期靠人品(品德决定品牌立足)。”
创立码上e客:科技赋能,让助贷回归“白名单”
凭借十余年银行信贷的深厚积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行业弊病的深刻认知,吴鹏贵在“机遇与使命的浪潮中”创立了“码上e客”,并担任公司创始人兼CEO。他的创业初衷清晰而有力:打破传统贷款服务中信息不透明、收费不规范的痛点。

码上e客的定位是一个“专业、透明、统一、便捷、高效”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吴鹏贵充分发挥其计算机专业背景和金融实战经验,以科技为利刃,推动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消除贷款信息壁垒...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让贷款像阳光一样普照每个人”的服务理念,并致力于实现三大目标:
1.重塑贷款服务行业形象,消除行业痛点;
2.建立透明、规范的助贷服务标准;
3.让贷款回归服务价值,解决用户资金需求,扶持企业创业,助力金融指标与考核,打造健康金融生态。
结语:
从寒门学子的求知初心,到北漂青年的奋斗坚守;从银行 “销冠” 对金融价值的深度求索,到痛定思痛后对行业痛点的深刻觉醒 —— 吴鹏贵的人生轨迹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让贷款少一点套路、多一份信任,让助贷回归「助」的本质。如今,作为码上 e 客的掌舵人,他带着这份从未改变的初心,正以科技为刃,重塑助贷行业的底层逻辑与行业规则。
他的愿景不仅是打造一个有价值的平台,更是希望码上 e 客通过实践深耕,为构建更规范、健康、便捷的普惠金融生态,成为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让贷款如阳光般普照每个人”,这是吴鹏贵赋予码上 e 客的使命,亦是他作为金融科技革新者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