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12时12分,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内智慧园区管理控制中心的大屏上突然弹出一条预警信息:“车牌号苏A****在南京市六合区长芦街道长丰河路,禁停报警”。几乎同时,园区巡检员手机同步收到推送——违规位置实时定位,车牌、承运单位、驾驶员的信息及事发时间的精准记录。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危化品车辆管控看板
准确的预警信息形成了快速处置闭环:园区巡检员快速抵达现场,核实后劝离车辆,移动端实时回传处置记录;此单业务后系统即冻结该车入园权限,违规信息同步推送给物流公司;涉事公司需提交整改材料,经园区审核后方可恢复通行。一场潜在的安全事故风险被及时处理、化解于无形。
这样的一幕是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风险防控的缩影,也是新奥集团旗下新智认知聚安网“安全风险智能地图”在园区构建的全流程、闭环式智能监控与防护体系的日常应用。这套系统,深度融合物联网感知、AI智能分析、GIS地理信息与大数据技术,织就一张无形的智能防护网,实现了对园区内“人、车、路、货、企”五大核心要素的精准感知、秒级响应和高效协同处置。面向多化工企业、多物流企业集中的大型化工园区、物流园区运营方,它推动了传统依赖人工巡检、信息滞后、响应迟缓的管理模式的改变,将安全管理提升至“看得见、知重点、有人管”的智能化新高度。
安全智能地图背后深植于新奥集团30多年清洁能源安全运营的深厚基因。新奥在高压燃气管网、舟山LNG接收站等复杂高危场景中,早已锤炼出一套成熟的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与智能监控能力。如今,这份承载着安全与实战经验的智能能力,被新智认知聚安网成功复制并深度应用于化工园区这一风险更为集中、管理挑战更大的领域。这套系统不仅是技术的集合,更是新奥“看得见、知重点、有人管”安全理念的硬核实践。
一张地图管全局:破解危运痛点,南京园区实现智能化升级
长期以来,大型化工园区在危化品运输管理上面临着多重交织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本质安全水平的提升。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作为国内顶尖的化工重镇,也曾受其困扰:园区内活跃着800多家物流企业、14000余辆运输车辆,外地车辆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难以全局把控。
传统园区管理方式对入园车辆的实时状态和位置缺乏感知能力,车辆超速、乱行、违停、闯禁等行为时有发生。人工巡检犹如“大海捞针”,对超速、违停等违规行为的发现不足,动态风险发现滞后,事故应急响应往往需要30分钟以上。
面对这些“沉疴”,传统的管理手段已难以满足园区发展的诉求。新智认知聚安网构建一张以“人、车、路、货、企”五维监管为核心的安全风险智能地图,为园区编织实时的动态智能防护网。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全景
这张智能防护网提供“人”的精准画像: 统一核查驾驶员、押运员资质,杜绝“无证上岗”。通过人员定位、行为分析(如利用视频AI识别装卸操作合规性),识别高风险人员,结合“安全智伴”服务,协助相关人员(如推送车辆通行管理相关规定)提升安全意识。
对“车”进行全域追踪: 整合卫星定位、车载DVR/ADAS数据,对车辆进行实时轨迹追踪。基于AI算法,秒级识别超速、违停、闯禁、偏离路线、疲劳驾驶等危险行为,并自动告警。
对“路”进行智能联通:通过智能电子围栏+视频AI分析技术,根据区域道路及周边企业的风险分布,灵活定义道路分级管控措施和策略,实时锁定道路行驶违规车辆。
对“货”进行透明管控: 严格执行省级标准电子运单制度,实现危化品运输、装卸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对企业进行责任压实: 建立严格的智能备案审核机制,完成化工及物流企业资质审核,清理挂靠、无业务企业,冻结问题车辆。通过企业画像,识别低效、高风险主体,落实各方主体责任。
这张“地图”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的应用效果如何?数据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资质挂靠乱象得到根本性治理,不合规运力被有效清除。化工、物流企业100%完成审核,核心区域道路违停次数大幅下降。通过多端推送实现监管方与企业协同响应,违规事件平均处置时效有效缩短。
电子运单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标准化,信息透明共享。风险告警、处置指令秒级直达责任人,纸质通行变电子通行,1个月的准备和办理缩短到最快3天,告别了人工填报、多头核查的低效时代。
凭借封闭化管理与智能风险管控的卓越成效,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于2024年成功将其封闭化管理实践申报纳入“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项目名录”,成为此类项目在全国695家化工园区中唯一入选此名录的高质量发展项目,树立了行业智能化安全升级的标杆。

园区封闭化管理项目入围2024年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项目名录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的“安全风险智能地图”仍在持续进化:2024年,二期建设正将监管对象从危化品运输车辆,逐步扩展至工程车辆等更多车型,实现园区内移动风险源的更全覆盖。同时,升级后的系统对园区重点道路进行有序规划与分级管控,根据不同道路的风险等级和功能,实施差异化的监控与管理策略。
在风险防控上,持续优化AI算法与数据治理能力,推动安全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事后处置”向更智能的“事前预防”深度转型。利用大数据沉淀AI分析规律,提升风险预测预警能力,真正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硬核支撑:智能技术提升安全场景处置效能
支撑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高效安全运转的,并非冰冷的代码和服务器,而是一套深度融合业务场景、直击管理痛点的智能技术体系。它们如同隐形的“安全卫士”,在关键环节精准发力。
针对“车辆实时监控难,违规行为发现滞后”这一难题,新智认知聚安网提供的智能技术体系整合卫星定位、视频监控、测速雷达等技术,构建覆盖园区全域的立体化网络,实现实时监测。

园区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平台监测危险源
同时,基于海量历史轨迹数据,采用深度时序分析(LSTM)与实时异常监测模型,对车辆速度、位置、停留时长、轨迹偏移度进行毫秒级计算。
系统能够自动识别 “偏离导航路线”(对比电子运单路径)、“闯入禁行区域”(触发电子围栏)、“超长违规停留”(超时阈值预警)、“异常低速/徘徊”(疑似违停或故障)等10余类风险行为。
当AI识别到风险,立即联动“定位坐标+视频截图”,生成带“证据链”的告警信息。
系统落地应用后,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车辆违规行为自动发现率提升至近100%,告别人工盲区。从风险发生到系统告警,全程用时少于3秒。
停车无序引发聚集风险,人工调度效率低下?对此,新智认知聚安网也提供了解决方案。
系统搭建了全局优化的“调度脑”,实时接入企业装卸泊位忙闲状态、车辆预约到厂时间、货物类型优先级(如易燃易爆品优先),动态生成最优排队序列。基于实时入园车辆数,智能分流至备用车场。
在优化停车方面,系统构建了无缝衔接的“引导链”,实时推送排队号、预计等待时长、最佳入场路径导航。抵达停车场后,激光雷达+车牌识别自动关联车辆与预约信息。车辆临期自动触发叫号,同步至厂区门禁抬杆。同时,通过 LED引导屏+语音播报,指挥车辆停靠指定分区,减少场内流转时间。

“安全智伴“日常解答司机疑问
智能不是炫技,而是解题的钥匙。新智认知聚安网团队将既往的安全智能化经验提炼为可复用的能力模块,并针对化工园区特点深度定制,实现园区安全“看得见”(危化品运输业务全域感知)、“知重点”(AI精准诊断风险实时识别)、“有人管”(风险处置协同闭环)。还创新引入“安全智伴”AI服务,7x24小时解答司机入园流程问题,减少沟通断层,增强风险防控能力。这场跨界跃迁,不仅是能力迁移,更是安全管理范式的革命,让化工园区的安全管控从“人防”迈向“智防”。
深度赋能:聚安网助力打造行业新标杆
南京新材料科技园的实践为全国大型化工园区安全运营管理树立了智能化新范式。可以看到,新智认知聚安网打造的“安全风险智能地图”,是深度理解并精准解决化工园区危化品运输核心痛点的实战利器。它通过“人、车、路、货、企”五维智能监管闭环,有效破解了车辆无序、监管低效、风险高企、合规薄弱等长期困扰园区的问题,显著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
而基于智能能力,新智认知聚安网不仅提供先进的“安全风险智能地图”,更提供从咨询规划、方案定制、系统部署到持续运营优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针对实际痛点,通过平台+生态的模式,以安全大模型实现智能能力的“裂变式输出”,确保方案与园区具体需求深度匹配,快速落地见效。
2025年5月1日,GB/T 45227-2025《化工园区封闭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行业认为这一标准的出台,对化工园区在综合管理、智能卡口、危化品运输监管和数据安全与系统可靠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转变。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的成功实践,高度契合了国家《化工园区封闭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新标准及“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化工园区,真正实现了安全风险的降低和管理效率的跃升,树立了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新标杆。这也充分验证了该方案在大型复杂化工园区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