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在本草植物园内的草木间流转,药房里的药师正在称量、捣鼓药材,一本本古医书、一页页药方子翻开在人们手边,一段孩童的美妙歌声响起:“中医好,中医好,中医文化是瑰宝……”这是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创作的《中医文化是瑰宝》的原创歌曲的录制场景。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作为江西省南昌市中医行业的一员,自2017年成立至今,始终围绕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局,聚焦促进民间中医药发展开展工作,坚持“民间中医药姓民间”的鲜明导向和办会原则,努力为民间中医药工作者服务,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
正是在国家号召与自身立命的双重使命下,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创作了《中医文化是瑰宝》这首歌,将五千年中医中药文化用易记易读的歌谣形式表现出来:“望闻问切辨病因,针灸推拿疗效好,四气五味辨归经,药到病除显神效”,这短短的28个字,将中医看病方式、治疗手段、治疗效果一一展现出来,意义深长,耐人寻味!
歌曲不仅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医的特色,同时强调了它的传承意义。歌曲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既让人感受到抒情的美妙,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氛围与色彩。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的宣传,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唱响中医的前进曲
歌曲的作曲者占秀梅说:由安之舟、胡贵荣创作的《中医文化是瑰宝》歌词短小精辟,朗朗上口,激发了我作曲的灵感和兴趣。全曲采用典型的中国民族调式,对应我们中国民族中医药文化,曲调线条简单明了,适应我们小学生年龄特点,易唱易记。中间采用级进手法,使乐曲达到一个高潮,让学生加深中医疗效好、显神效的记忆。中医疗效好,显神效,这也是中医文化的精髓。接着改变节奏型,感叹中医药文化,抒发对中医药文化热爱的情感。最后结束句,在旋律的连续进行中,用突然的休止,引起大家的特别注意,从而突现高潮。
提到创作这首歌的初心,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南昌市名中医胡贵荣表示,除了响应国家“中医药传承”的号召与协会的发展使命外,这首歌也是对当下“疫情时代”中医药发展与民众健康的一种关注。
这首《中医文化是瑰宝》一方面歌颂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一方面激励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更上一层楼,造福广大民众,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为了传承与创新,中医药行业者需要被肯定、被鼓励;作为国家的瑰宝,中医药文化则更应该被“祖国的花朵”所认识、了解,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早早种到心里,以待将来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这也是国家提倡:“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需要。
据悉,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在创作《中医文化是瑰宝》歌曲的同时,多次联合学校等机构,开展儿童、青少年参观中药种植园、中药制作基地等活动,胡贵荣会长说:“创作《中医文化是瑰宝》这首歌,我们经历了10多次的反复修改、打磨,最终呈现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效果,达到了我们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的目的……开展儿童、青少年参观中药种植、制作活动,是为了从根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了解中医药知识,并从中医的角度认识身体与疾病,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药科学发展有所认识与了解,不仅有益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更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中医文化是瑰宝》歌曲的演唱者——南昌市百花洲小学小朋友们一致表示,因为学校开设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他们爱上了中医药,也获得了这首歌的演唱机会。他们希望通过这首曲子让更多人关注中医文化、热爱中医文化、传承中医文化。
南昌市百花洲小学林通校长说:我们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医药教育和传承只存在于中医教学的院校里,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大多缺乏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一些错误观念和习惯不仅对学生健康造成伤害,还影响着未来人口的体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意义非常重大:一、改善这种状况,可以增强中小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身体素质。二、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三、唤起学生对民族中医药文化的热爱。四、传承祖国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并且发扬光大。
除了中医文化进中小学校园,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也定期举办“嘉言论坛”、“杏林寻奉追宗”等活动,拍摄中医药名人题材微电影《江南圣医喻嘉言》,以多种形式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会长胡贵荣坚持不间断每周编写两篇中医药科普文章,至今已发表400余篇,粉丝遍布全国各地及部分一带一路国家的中医药爱好者,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正如《中医文化是瑰宝》所唱:中医好,中医好,中医文化是瑰宝;望闻问切辨病因,针灸推拿疗效好;四气五味辨归经,药到病除显神效……中医,中药,五千年文明结晶,就是好,就是好。”作为中华儿女,作为地方行业协会,将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助推中医药文化科学发展,为国民乃至全人类谋平安健康,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