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匠人到半导体领军者的育才情怀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举行年度表彰大会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深圳市湖北商会执行会长、云在上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述涛作为校企合作代表,现场设立“云在上”奖学金并获颁“教育贡献奖”。这位从钢铁冶金跨界半导体材料的企业家,以产业报国初心搭建起人才与技术的桥梁。

钢铁烙印:三十年的材料守望
在“致远·开未来之局”主题演讲中,周述涛向师生展示了两件特殊物品:一本泛黄的武钢实验笔记和一片银光流转的半导体靶材。“三十年前在钢厂三班倒记录晶体数据时,我从没想过这些经验能用在纳米级材料研发上。”这位兼具钢铁意志与芯片情怀的企业家,将产业攻坚精神注入人才培养体系。
其创立的云在上半导体与北科大共建的“极端纯度材料联合实验室”,已成功实现多项技术转化。实验室墙上“钢火淬初心,靶材铸国魂”的标语,恰是周述涛跨越时代的注脚。

教育贡献奖:产学研融合新范式
副校长焦树强在颁奖时强调,周述涛构建了“人才共育、难题共克、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生态。云在上半导体的产学研实践包含三大特色:
工程师导师制:企业技术骨干深度参与毕业设计指导
产业案例库:将企业真实技术难题转化为教学案例
双向实训平台:师生可进入企业产线实践,工程师定期返校授课
“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读懂电子显微镜,也要理解产业链需求。”周述涛在获奖感言中透露,将设立专项课题基金支持青年教师攻关前沿材料技术。

“云在上”奖学金:产教融合的破冰实验
此次颁发的奖学金打破传统评价体系,创新性引入产业维度:
*课程考核聚焦校企共建的《超高纯材料制备技术》等实战型课程
*案例研究环节需破解企业提供的半导体材料失效案例
*成果孵化阶段配备企业导师全程指导
获奖学生李明阳分享体会:“分析靶材晶格缺陷时,企业导师教会我们用产业链思维追溯问题根源。”这种培养模式使学术研究呈现出鲜明的产业导向。

育才之道:靶材思维下的教育革新
深耕材料领域三十载,周述涛形成独特的“靶材育人观”:“人才要像靶材一样,既能承受科研攻关的离子轰击,又能催化整个产业体系的升级。”这种理念渗透在校企合作的每个环节:
*企业研发中的共性难题转化为学生创新课题
*产线技改中的经验沉淀为教学案例
*技术突破中的挫折历程编入思政教材
在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周述涛常对学子说:“当年我们用手工测绘钢水结晶,现在你们用AI模拟原子排列——工具在变,但破解材料密码的执着永不能变。”

未来展望:让人才与时代共振
随着“半导体材料卓越工程师计划”启动,校企合作将迈向新阶段:
*开发覆盖材料制备到应用的全链条课程体系
*共建国际水准的智能靶材实训产线
*选拔优秀学子赴海外联合实验室交流
活动尾声,周述涛为学子演示电子束镀膜设备时,特意调暗灯光。幽蓝的真空腔体内,金属原子如星河般溅射沉积。“这就是材料人的浪漫——在微观世界构筑产业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