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企业出海: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应用”主题论坛暨托业测评与智联招聘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深圳丽思卡尔顿酒店举办。
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政策,到2022年正式生效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再到2023年推出的“新三样”出海战略;以及贯穿2021-2025年的“十四五”规划,明确“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稳妥有序”走出去,商务部、发改委配套出台《关于推进海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人才国际化培养。中国企业“走出去”已不仅是市场拓展的商业需求,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根据麦肯锡的调研,73%的中国企业认为“国际化人才梯队断层”是最大的出海障碍,我们需要既懂中国商业模式,又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团队。他们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毛细血管”,他们的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我们将如何筛选及培养出既懂本土战略、又具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如何让国际化人才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最大价值?

为帮助出海企业快速高效地筛选和培养国际化人才,托业测评与智联招聘达成战略合作,将通过“能力认证+人才大数据”的双轮驱动,重构国际化人才的评估与流动范式。
托业测评作为全球通行的职场英语能力标尺,为企业提供可量化的语言能力基准,智联招聘则依托其人才数据库和岗位分析能力,精准筛选出海企业对跨文化沟通、国际商务等核心能力的需求。二者结合,将国际认证体系嵌入本土人才供应链,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企业出海的痛点——“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割裂”。
ETS托业全球总监Ratnesh Kumar Jha先生对本次战略合作表示诚挚祝贺。他高度赞赏中国在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方面的前瞻性努力,并表示将全力支持通过强化语言测评和国际化人才发展,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卓越发展。

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先生发布了《全球视野: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人才生态构建》的白皮书内容,他指出,人才是推动企业成功出海的企业竞争力,2025年一季度,出海相关的人才需求比2023年一季度增长了14%。外贸、互联网、制造业等行业人才需求旺盛,其中英语、运营技能对重要出海岗位必不可少。

托业测评中国管理中心总裁张旭女士,详细介绍了托业测评如何作为国际公认的职场英语能力标尺,为企业提供从人才筛选、能力评估到精准匹配一站式解决方案。如何确保出海企业员工,具备真实商务场景下的英语沟通能力,降低跨国管理成本和风险。

政经事平台创始人、深圳市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孙天璐女士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市场竞争,普遍会遇到地缘政治、文化差异、合规压力、人才管理挑战、资源获取难等诸多问题。只有不断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快速适应与融合,持续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国际化进程。

智联招聘校园业务总监徐晨女士分享了海归人才的流动趋势,中国海外留学生的分布更加多元,对全球多元文化的理解也更准确。她建议出海企业做好国际化人才储备,构建“本土-全球”人才循环,从而实现海归与出海的共振。

本次论坛还以“AI时代下,应该如何考察国际化人才的核心能力?”为主题展开圆桌讨论。ETS资深语言评估专家乔纳森·施密德高尔博士认为在AI时代,对于国际化人才来说,掌握多语言技能尤其是英语技能,仍然具有战略价值。因为人工智能在促进实时多语言互动过程中,会遇到翻译困难,同时人工智能输出的内容仍然需要人来做判断和修正。

政经事平台创始人、深圳市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孙天璐女士结合自身应用实践,列举了人工智能在实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不同的人在使用AI的过程中,会收获不同的结果。托业测评中国管理中心总裁张旭女士,现场展示了AI翻译对于语气词、俚语等表达的表述偏差。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先生则认为人工智能是非常高效的工作助手,可以通过训练让AI变得更智能更精准。
本次论坛,从全球化战略布局,到跨文化人才培养;从企业出海的挑战,到AI赋能的机遇——焦点始终聚焦于“国际化人才”,人才是企业出海的核心驱动力。托业测评与智联招聘构建的国际化人才能力模型,将会帮助出海企业高效识别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推动人才标准与全球职场需求接轨,赋能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